0

骶神经调节治疗慢性排尿功能障碍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发表于:2015-1-19 17:00:00 4795 来自: 甘肃
骶神经调节治疗慢性排尿功能障碍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5-01-19 17:00 来源于:网络
 
    慢性盆底功能性排尿障碍,临床表现多样,病因 错综复杂,长期以来,对此类患者治疗手段单一,经 常规治疗后仍不见效者往往缺乏有效的进一步治疗 方案。慨神经调节治疗由欧美近年研发并使用于临 床,是治疗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的一种微创、可逆的新 型疗法,其通过对舐神经的轻度电刺激来调节支配 膀胱尿道括约肌和盆底肌的神经反射而达到治疗慢 性排尿功能障碍的目的[|_2]。骶神经调节治疗的适应 症主要包括急迫性尿失禁、各类慢性尿潴留、间质性 膀胱炎及慢性盆底疼痛伴排尿障碍,该治疗方法相 比传统方法有较大优势[3],但对相关护理措施的报 道在国内较少。我院开展此项技术在国内较早[4],已 初步形成一套完善的护理体系,自2010年起对应用 该技术治疗慢性排尿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了护理, 取得了较好地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6例中,男2例,女4例,年龄34~74岁,平均 (51.5±15.1)岁。术前经病史、体查、排尿便日记、泌 尿系影像学、腰骶部核磁共振(MRI)及尿动力学检 测明确诊断。其中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或间质性膀 胱炎(IC)3例,神经源性膀胱伴慢性尿潴留3例,3例 慢性尿潴留患者人院前已行膀胱造瘘处理,所有患 者经保守治疗均无效,人院后均在局麻下行骶神经 调控手术治疗。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支持
由于这类患者病程长,生活质量受到的影响较 大,经受多次常规治疗后效果不理想,患者及家属 都有不同程度的悲观情绪,甚至有抑郁或恐惧症状。 首先向患者介绍治疗及护理团队,与患者建立亲人 般的关系,取得患者信任,使患者感受到温暖,乐于 和护士沟通。针对患者心理特点,耐心地与患者及 家属交流,将国内外有关该手术的资料介绍给患者 及家属,让其了解手术的过程,树立信心。向患者介 绍以往的成功案例,耐心地讲解此类手术治疗的有 效性,同时尽量减少治疗费用,减轻经济负担。6例 患者经积极的心理沟通,均能不同程度地减轻心理 负担,积极配合治疗以及后续的各项数据记录。
2.1.2术前相关数据采集和护理准备
协助术者并指导患者完成术前常规检查(血常 规、凝血常规、血型、心电图、胸片等)和特殊检查(尿 动力学、残余尿测定),采集收集相关数据。
因功能性排尿障碍所引起的疾病同传统的外科 疾病区别较大,在治疗过程中,术前各项尿动力数据 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术后 调控位点及手术效果评判,需要进行个体化调整[5]。 在术前常规检查的基础上,指导和协助患者记录排 尿日记:从人院开始教会患者准确记录,内容包括: 日期、时间、饮水量、每次排尿的尿量、尿前及尿后的 感觉、估计漏出的尿量,每日至患者处收集排尿日记 数据。入院3d后,将排尿日记数据整理并交予医生,协 助医生完成尿动力学检查,将患者尿动力学检查过程 中出现的问题记录备案,以便明确诊断,正确评估患 者目前疾病程度。
手术部位的感染将直接导致治疗的失败,术前 Id及术晨遵医嘱给予三代头孢抗生素静脉滴注[6], 并观察手术区周围皮肤不能有破损、疥肿、毛囊炎、 无瘢痕,以免影响植人物的放置,术前晚沐浴更衣。 手术采取局部麻醉,术前晚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病 房安静、光线柔和,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地西泮lOmg 口服,保证患者有充沛的精力配合手术。
2.2术后护理 2.2.1心理护理
患者术后会有2〜3周的观察期,期间医生会对 体外刺激器的频率和电压进行调节,以达到最佳点 位,为后续永久植人做准备。观察期间,患者的主观 主诉及尿动力学参数的改变是第一手资料,尤为重 要,及时和患者沟通手术情况,树立患者的信心,耐 心解答患者的问题,告知患者观察期间治疗效果的 波动属于正常现象,安抚患者的烦躁情绪,适当采 用心理暗示和行为疗法帮助患者度过观察期,嘱患 者有效记录排尿日记。
2.2.2术后相关数据采集及健康教育
骶神经调控的第2个阶段,就是体外刺激器的调 节过程,医生的操作方案依靠患者提供的排尿数据 进行,因此,术后相关数据收集的准确性直接关系 到最终治疗的成败[7]。在此期间,指导患者术后避免 过度弯腰、跳跃等剧烈的体力活动,避免性生活,以 免电线过度牵扯致电极移位。教会患者使用外接装 置(首次手术是外接刺激盒,第2次手术是遥控器), 根据需要打开和关闭脉冲发生器,根据刺激排尿时 的膀胱压力设置最佳的刺激参数。测试期间避免淋 浴,以免淋湿切口敷料、电极线和调节器。
医生通过调整刺激点、频率及强度(1~4点,频率 10~14HZ,对非神经源性的刺激强度较神经源性为 弱,可在1.0~1.3V调整),来观察患者的排尿变化, 于术后第1天、第5天拍摄盆腔X线正侧位片,观察电 极的位置是否有移位。
患者自第1次手术后,从手术当天开始记录排尿 日记至观察期结束,同时已经行膀胱穿刺造瘘的慢 性尿潴留患者每次记录残余尿量,每日定时收集数 据,整理备案。观察期结束,若患者自觉治疗效果达 到预期目标,进行n期永久植人术,从拆线后启动装 置开始继续记录排尿日记,并测定残余尿量,告知患 者需要近期乃至出院1个月要准确记录排尿日记,根 据病情拔除导尿管。
2.2.3饮食指导及缓泻药物的应用
由于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多合并神经源性肠 道,平素排便就表现为便秘难解。对于神经源性膀胱 患者,为避免术后出现严重的便秘影响术后效果的 评判,告知患者术后需多食用芹菜等粗纤维类食物, 术后即开始服用缓泻药物,以减少排便困难引起的 心理及生理变化,使观察期数据的采集顺利进行。慨 神经调控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改善患者的便 秘症状[8]。同时,嘱患者合理饮水,暂时停止服用排 尿相关药物,待病情变化遵医嘱执行。本组中有3例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均有明显便秘症状,术后予口服 缓泻药物,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的便秘。
2.2.4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
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包括电极与刺激器部位 的疼痛、电极移位、损伤与感染[9]。由于I期慨神经 调控的植人电极尚未埋人皮下,体外刺激器经纱布 包扎于体表,容易带来上述并发症,严重者直接导致 治疗失败,因此需详细告知患者各项注意事项,如出 现手术切口疼痛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如患者出现 局部针刺部位皮肤红肿,需严格无菌操作、抗感染治 疗,及时更换有渗液的敷料。同时告知患者慨尾部刺 激时疼痛感明显,一般与刺激参数过大有关,经调整 参数后症状即消失。同时,在术后还需观察有无骶神 经根损伤的表现,如测试无效、疼痛等。

 

 

2.2.5出院指导和随访
出院后嘱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弯腰、扭腰、过度 伸腰、举重物、蹦跳、跑步等动作,活动时注意保护骶 后的电极和下腹部的神经刺激器,避免发生电极移 位和损坏神经刺激器,若出现骶尾部刺痛、电极移 位、导线脱落等情况,应及时回院复诊。帮助患者填 写疾病治疗信息卡,记录长期随访数据。嘱患者此后 避免做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以免磁场影响神经刺 激器的功能。登记联系方法,做好随访和指导工作。 患者回家后嘱继续规范记录排尿日记,以便观察远 期效果。同时,每月至门诊复诊,根据疾病病情变化, 适时拔除膀胱造瘘管或调整药物。
3结果
共计6例人院进行骶神经调控治疗,3例慢性尿 潴留患者人院前已行膀胱造瘘处理,平均住院日 (20.0±8.2)d,经体验治疗后,4例患者(2例间质性膀 胱炎,2例神经源性膀胱)诉排尿障碍症状改善明显, 行骶神经电刺激装置永久置人术。
术后6例排尿客观评价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 排尿次数改善率65.5%~75.5%,每次排尿量改善率 296.8%~514.6%,残余尿量改善率68.8%~85.5%。患 者排尿症状,如下腹部疼痛、排尿困难及尿失禁这些 主观感受,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对护理关怀满 意度较高,且能掌握自我常规护理。
4小结
近年来出现并不断应用于临床的慨神经刺激和 慨神经调节为治疗排尿功能障碍患者提供了一种新 途径。骶神经调节是一项令人兴奋的、临床可行的 微创伤治疗技术,为常规治疗无效的难治性排尿障 碍者带来希望,但在护理上尚缺乏足够经验[1()]。通 过对本组病例的护理,我们认为,在护理此类患者 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在人院后尿动力学检查前以 及检查过程中消除患者焦虑情绪,对数据的准确采 集十分重要。②患者人院后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教会患者正确记录排尿日记是人院后健康教育的主 要内容;残余尿量测定要多次进行,可采用小型超声 和导尿法进行测定,尤其是小型超声测定,使用方便且患者无痛苦,每次排尿后都可进行,可获得较为准 确的数据。③每例患者独立建疾病信息卡,持续记录 患者术前术后的排尿情况及心理状态,对医生的诊 疗决策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④进行心理疏导,让患 者在术前、术后保持平静心态,既是预防医护患纠 纷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实际工作中面临的一大难 题,必要时可请专业心理医师介人。⑤由于患者在骶 神经测试后需携带电刺激器出院,需进行自我护理, 因此,对一些需要自行操作的内容要反复讲解和示 范(如记录排尿日记、调节刺激强度等),让患者自行 操作直至熟练。
参考文献
[1 ] Noblett KL,Cadish LA. Sacral nerve stimu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voiding and bowel dysfunction [ J ]. Am J Obstet Gynecol, 2014,210 (2) : 99-106.
[2] Peters KM,Kandagatla P,Killinger KA,et al. Clinical outcomes of sacral neuromod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neurologic conditions [J ]. Urology ,2013,81(4): 738-743.
[3] Cardarelli S’D’Elia C,Cemito MA,et al. Efficacy of sacral neuromodulation on urological diseases:a multicentric research project [ J ]. Urologia,2012,79 (2): 90_96.
[4] 卫中庆.神经调控技术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J].中华外科杂志, 2010,48(23):1790-1793.
[5] Laviana A,Jellison F,Kim JH. Sacral neuromodulation for refractory overactive bladder,interstitial cystitis,and painful bladder syndrome[J], Neurosurg Clin N Am,2014,25( 1):33-46.
[6] Haraway AM,Clemens JQ,He C,et al. Differences in sacral neuromodulation device infection rates based on preoperative antibiotic selection[J]. Int Urogynecol J,2013,24(12):2081 - 2085.
[7] Amend B,Khalil M,Kessler TM,et al. How does sacral modulation work best? Placement and programming techniques to maximize efficacy [J]. Curr Urol Rep,2011,12(5) :327-335.
[8] Vaarala M,Luukkonen P,Tammela TL,et al. Neuromodulation in urology and proctology [ J ]. Duodecim ,2011,127(7): 683-690.
[9] Pettit P. Current opinion:complications and troubleshooting of sacral neuromodulation [J]. Int Urogynecol J.2010,21 (Suppl 2): S491-496.
[10] Maeda Y,Matzel K,Lundby L,et al. Postoperative issues of sacral nerve stimulation for fecal incontinence and constipation: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treatment guideline [J]. Dis Colon Rectum,2011,54( 11 ): 1443-1460.


 
 

 
收藏
送赞
分享

发表回复

  • 联系我们
  • 邮箱:zhih512@qq.com
  • 电话:0731-85054048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 9:00 - 17:00 )
  • 微信公众平台

  • 扫描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