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是一种慢性且易反复发作性疾病。 目前药物治疗已成为治疗精神障碍首先和最主要的手段[1]。 所以精神科保证患者服药依从性十分重要,但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患者在服药治疗期间易产生拒服药现象,表现为直接拒绝,藏药,假服药(将药物含在舌下、口腔内假装服下,趁工作人员不留意时吐掉)等,使疾病得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故引起了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现对在本病区住院的 120 例拒服药患者进行回顾分析, 提出护理对策,整体结果如下:
原因分析
1.陌生的住院环境
本组40例。因患者属强制治疗,住院环境与专科医院相比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如病房设施简陋、封闭式管理、公安系统全程监控。患者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安全感缺乏,容易出现抵触情绪。患者从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进入陌生环境可产生恐惧、敌视、猜疑、绝望的心理而影响正常服药[2]。
2 .受精神病症状及自知力情况的影响
本组90例。 如被害妄想,患者怀疑被人害,认为医护人员让其服的是毒药而产生拒服药的现象; 伴有抑郁症状的患者,因消极、自责、自罪而产生拒服药;幻听的患者,在病理作用下会出现有其他声音控制自己,并命令其不要服药而产生拒服药。 缺乏自知力或无自知力的患者否认自己有病,认为不应该也无需服药,对其为什么要住院很不理解,对医务人员有抵触情绪,要求出院,用拒服药来对抗。 据有关文献显示,首次住院 2 周以内的患者常发生藏药现象, 特别是存在躁狂、自弃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文献研究结果认为,精神症状越严重,自知力越差。
3 .与药物的不良反应、种类、数量有关
本组30例。 患者服药后出现流涎、吞咽困难、静坐不能等锥体外系反应;经典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较大,尤其是镇静作用,患者自觉无力,头晕,睡眠过多,体质量增加,因难以接受药物的不良反应而拒服药或藏药。部分患者(特别是年老体弱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合并一些躯体性疾病, 或是因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致肝、肾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调查中发现,药物的剂型也影响其服药的依从性, 如在服用抗精神病药 物的同时会使用一些非抗精神病药物, 因胶囊及大片剂药物较难吞服, 在服药时患者易形成一种心理压力而产生拒服药现象。
4.缺乏对精神疾病康复方面的相关知识
本组30例。 有的患者对药物的性能略有了解,特别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担心药物对躯体造成不良损害,认为病好了就可以不吃药了,或认为自己的病情没那么严重停了药也不会犯病, 不了解坚持服药对防疾病复发的重要性。
5. 肇事肇祸情节严重程度高
本组50例。 我病区住院患者入院前均有伤人致死行为, 死者多为亲属,朋友、熟识的人或陌生人,当患者自知力恢复时,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行为,从心里产生自责、负罪感、用拒服药来惩罚自己的罪过。通过观察发现,患者肇事肇祸情节严重程度越高、受害人为亲属,如父母、子女、 配偶及兄弟姐妹, 拒进食及拒服药现象更明显。
6.社会支持度低
本组30例。 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从他的社会网络系统中感知到的各种精神或物质的帮助[ 5]。 患者漫长的康复过程给家人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及精神痛苦,随着患者疾病的反复发作,所获得的社会支持可能会逐步减少[ 6 ]。本病区的患者入院前均有严重的伤人毁物行为,有些家属不能接受患者而长时间、甚至从不探视患者。 文献报道[ 7],强制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存在病耻感高达62.1%, 这种负面的态度不仅影响着患者的诊治康复,也导致家属对待患者产生负面的态度。多次复发的患者,由于受病耻感及疾病发展的影响,变得孤僻懒散、退缩、社会适应力差,令家属产生厌倦感,视其为负担,导致患者的社会支持不足,对疾病的康复不利[ 6]。患者因出于对亲情的渴求而拒服药,用负性情绪抵制被亲人的忽略,期待家属的探视。部分家庭成员不能给患者很好的关爱,可导致患者丧失信心,不愿坚持服药[ 8 ]。 本次观察中 25%拒服药患者因在住院期间缺失与亲朋好友的探视与联络,情绪常常不稳定。
护理对策
1. 做好入院相关护理
及时帮助患者了解病区环境,交待病区的相关管理制度,如本病区属于公安系统管理,因涉及司法程序,所有新入院患者3d内不能离开病房,不能接受家属探视。告知患者住院人员的条件都是同等的,慢慢适应住院环境。尽快掌握病情,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活动,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环境,交谈时耐心倾听,不否定患者的观点,使其对护理人员产生信赖,建立平等式护患关系,同时应使患者感到安全,被接纳。
2.组织患者集体服药,做好现场服药护理
加强非药物治疗的同时,组织患者集体服药,消除部分患者的顾虑和想法,也便于工作人员观察,及时发现问题。 做好现场服药护理, 在发药过程中做到发药到手、看药进口、喝水吞下、开口说话的全程监护。对不愿服药、丢药、藏药的患者,做到心中有数,重点观察。 组织患者服药时尽量有 2 人以上的工作人员在场,可以更好地观察及督促患者服药,一人负责派发药物,负责发药者自始至终完成工作,如无特殊情况中途最好不要换其他人员代发, 对于卧床或不在眼前的患者,留在最后发,尽量不让其他人员发放或严禁患者带药,负责发药的护士要集中注意力,尽量避免接听电话等外界的干扰,其他人员督促患者服药,服完后要求患者张开口检查药物是否吞下, 护理人员应全神贯注,防止因疏忽使患者趁机藏药,特别需要注意看看舌下、两侧颊部、水杯及地面等地方。发药时患者使用的水杯宜使用白色塑料杯, 发药速度宜慢。 本病区在派发药物时,除医务人员和保安人员在场外,公安人员在监控室通过监控视频也能很清晰的判断患者服药情况,能及时的发现患者拒服药或藏药现象。 一旦发现患者有拒服药的行为,护理人员在交班时要做好书面和口头交班,在护士办公室黑板上注明拒服药患者的姓名,在药袋上用红色记号笔作记号,做到每班交接,发放药物时重点观察并督促。
3.重视药物不良反应
严密观察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症状,以预防为主,一旦出现反应,积极配合医生解除患者的痛苦[9]。 日常生活加强预防,如鼓励患者适当活动,多进食水果蔬菜,饮食清淡,减少便秘发生的概率;丰富白天的娱乐生活,如组织患者读书、看报、听音乐、下棋、看电视,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导致的白天睡眠时间过多。对于患者出现的不适,做好解释安慰工作,配合医生及时处理,为患者讲解精神科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之间的主次问题,让患者明白决不能因药物不良反应而放弃治疗。
4. 加强宣教
每月进行健康知识讲座,讲解按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在接触患者时,针对不同类型的病情,给予适当的解释,解除患者的疑虑。 对无自知力或自知力差的患者经说服、劝导、解释无效时,报告医生采取其他方式给药,如肌内注射、静脉滴注、鼻饲等。
5. 实施责任制护理
本组 41.7%患者肇事肇祸情节严重程度高,当患者自知力恢复时,通过拒服药及拒进食进行自我惩罚。针对此,实施责任制护理可达到预期效果。 患者住院期间均由 1 名责任护士固定分管,护士需熟悉病情、治疗方案、用药情况及心理情况,经常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告知患者肇事、肇祸行为是受精神病症状的影响,帮助其理解过去发生的行为,尽量满足患者目前的合理要求,不定时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在本病区,患者更愿意与主管护士进行沟通与交流,对服药的依从性较高。
6.提高社会支持度,适当满足患者对情感的需求
精神病患者多为慢性病,在其与疾病作斗争的漫长过程中,社会支持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尤为重要。精神疾病的治疗不仅仅是临床上治疗疾病、症状,家属支持、社会支持也极为重要。对于新入院患者或一些长期住院的患者, 由于对新环境的不适感和长时间离开家庭和亲人,会产生对亲人的极度思念,但有些家庭因对患者的冷淡而长时间不来院探访, 导致患者情绪受影响,必要时医务人员报告给公安人员,做好与家属的沟通,建议家属定时来访探视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