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最全【热敏灸使用手册】值得收藏

发表于:2019-9-10 18:08:26 5006 来自: 湖南长沙

平日里我们在梳理一些节气养生方法的时候,除了饮食起居方面的建议,还经常提到艾灸。

到底艾灸有什么用?
在家庭中我们应该如何艾灸?
关于艾灸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本周我们就整理出最全【艾灸使用手册】,让你明明白白灸,正正确确灸。


EKCWzlgfRUYzrdGA.jpg

艾灸,就是借助艾草燃烧时发出的药力和红外线温热刺激,来熏灼特定的穴位。


艾条使用的陈艾叶具有强烈的芳香药味,辛温走窜,入十二经络,能通达诸经,舒经通络。


《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时常灸,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由于灸能益气温阳,而人身的阳气有“卫外而为固”的作用,若能使阳气保持常盛,正气充足,则病邪不易侵犯,身体就会健康。


人们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加人体抗病能力,以抵制病邪的侵袭。



中老年人多阳气衰退,应宜施艾灸起到补火助阳,振奋精神的作用。


女性长期坚持艾灸调理能够让人体脏腑阴阳平衡、气血正常运行,可增强体质,改善气色。


无论治病还是保健,艾灸的非药物属性、高效、简捷、无痛,都对孩子有着极大的意义。



艾灸有哪些?
艾灸一般分为麦粒灸、隔物灸、悬灸、三伏灸、天灸、温针灸、热敏灸、雷火灸,部分操作手法简单易学。我们请到了省民间中医药学会的专家为大家演示灸法。
SqOUhZnoD49CPhzp.jpg 热敏灸
HL2yaBE1tbVZBmAQ.jpg

DJCVX52V8W7vxKv8.jpg O25MZmNXEy2NGU3M.jpg cdO4jxd6jY2SSN4C.jpg
艾灸小课堂

01
什么是热敏灸?
又称热敏悬灸,全称“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简称“热敏灸”,属于针灸的一种,不用针、不接触人体,无伤害、无痛苦、无副作用,效果优于一般临床针灸。


02
热敏灸的特点
热敏灸是采用点燃的艾材产生的艾热 悬灸热敏态穴位,激发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等热敏 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


03
操作方法
穴位热敏现象

1.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
2.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片状扩散。
3.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循一定路线向远部传导,甚至到达病所。
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部位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的部位感觉甚热。
5.表面不(微)热深部热:施灸部位的皮肤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
6.其他非热感觉: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
以上穴位热敏现象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相关穴位对艾热异常敏感,产生一个“小刺激大反应”(其他非相关穴位对艾热仅产生局部和表面的热感)。这种现象称为穴位热敏现象,这些已热敏的穴位称为热敏穴位.
穴位热敏的探查

1.灸材选择
热敏穴位的最佳刺激方式为艾条悬灸,故选择纯艾条作为穴位热敏探查的灸材。
2.探查准备
保持诊室安静,温度在24℃~30℃。让患者选择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探查部位,放松肌肉,均匀呼吸,思想集中,体会艾灸时的感觉。医生集中注意力于施灸部位,询问患者在艾灸探查过程中的感觉。
3.探查部位
穴位热敏是疾病在体表的一种反应状态,它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机体疾病的部位、性质和病理变化。不同病症穴位热敏的出现部位是不同的,但是有其规律,不同病症的穴位热敏高发部位见下述。
4.探查手法
用点燃的艾条,对准上述选择的热敏穴位高发部位作为施灸部位进行悬灸探查(距离皮肤3cm左右处),使患者局部感觉温热而无灼痛感。常用的悬灸探查手法有回旋灸、循经往返灸、雀啄灸、温和灸等。探查热敏穴位可以采用单一手法,灸至皮肤潮红为度。也可采用4种手法的组合。采用组合手法时,按上述顺序每种手法操作1分钟,反复重复上述手法,灸至皮肤潮红为度,一般2~3遍即可。


04
热敏灸的作用
临床上对男性 前列腺炎、阳痿早泄、 性冷淡、 肠胃不适、肩颈不适、腰腿不舒、 腰肌劳损、女性妇科炎症、月事异常、 痛经、 小叶增生、 风湿类风湿、面瘫等各类慢性退行性、功能性病变有非常独特的疗效。
临床用于针灸替代疗法,疗效显著,治疗范围广泛,对临床100多种常见病、疑难杂症有独特的疗效。 应用热敏灸技术治疗20余种病症,如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腰椎间盘突出症、 枕神经痛、 慢性腰肌劳损等,大幅度提高了临床灸疗疗效,开创了一条治疗疾病的内源性热敏调控新途径。


05
热敏灸注意事项
1.施灸时,应详细了解操做过程,打消患者对艾灸的恐惧感或紧张感。
2.施灸时,应根据粘性、性别、体质、病情,采取舒适的并能充分暴露施灸部位的体位。
3.施灸剂量根据病情不同,个体不同而各不相同。
4.婴幼儿、昏迷患者、感觉障碍、皮肤溃疡处、肿瘤晚期、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血液病、大量咯血、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禁灸。
5.饥饿、饱食、过劳、醉酒等,不适合艾灸。
6.艾灸局部出现水泡,水泡较小时,要保护水泡,勿使破裂,一般几天就能够吸收自愈;如果水泡过大,建议用注射器从水泡下方穿刺,吸出渗出液,并从原穿刺孔注入适量庆大霉素,保留约5分钟后吸出,外用消毒敷料包扎保护,一般数日可愈。
7.施灸时,要防止艾灸的灸火脱落,以免烧坏衣物或烫伤患者,凡是需要用到医用酒精的地方,均不可以见明火。
8.治疗结束后,必须将燃烧的艾条熄灭,以防止死火复燃。


本文来自  广东省民间传统中医药学研究会                     

收藏
送赞
分享

发表回复

  • 联系我们
  • 邮箱:zhih512@qq.com
  • 电话:0731-85054048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 9:00 - 17:00 )
  • 微信公众平台

  • 扫描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