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有新招】小揿针 大用途
01
揿针
揿:用手按,顾名思义揿针就是用手按针,这是一种新型的皮内针。皮内针:是将针具固定于腧穴皮内或皮下,并留针较长时间的一种疗法,又称“埋针法”。
皮内针其历史源远流长,奠基于《黄帝内经》,发展于唐宋,成熟于元明,新生于中华。最早中国的医学家承淡安先生仿制了皮内针,并在此基础上发明了使用更加简便的揿针。
02
中医理论基础
十二皮部理论:在十二皮部理论指导下通过治皮毛而起到抗病防病之功。
卫气理论:卫气行于人体肌肤体表,皮内针就是基于卫气理论,通过刺激人体浅表部位,调节卫气,激发机体卫外能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皮内针和留针术:《素问离合真邪论》记载:“吸则纳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留针的目的在于候气或者调气,其最终目的则是达到气血调和,阴阳平衡”。
03
西医理论基础
皮肤是人体的第三个大脑,拥有完整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皮内针刺入皮肤后,一方面可直接刺激神经末梢,神经兴奋沿着神经通路到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大脑,激活神经系统调节,通过一些信号因子,进而激活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发挥其调整和治疗的作用。另一方面皮内针长久的留针产生持续的刺激,经神经-内分泌-免疫复杂网络传导整合后,发挥对靶器官的作用,产生皮内针针刺效应。
04
操作方法
操作前核对医嘱、评估患者、选择穴位;严格消毒埋针部位皮肤并待干,操作者一手固定针刺部位皮肤,另一手夹持揿针平刺入皮内,按压固定,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穴位3-4次,每个穴位按压30秒,强度以自己能耐受为度,可增强疗效,常规留针24-48小时。
心病肺病科护士长朱燕正在施揿针治疗
05
治疗疾病
揿针适用于中医针灸的各种疾病治疗,尤其用于腰腿痛、颈椎病、肩周炎、胃部疼痛、腹痛、头痛等各种痛症病证能起到良好效果,还适用于面瘫、面肌痉挛、咳嗽、胸闷、气急、呃逆、近视、尿频尿急、失眠、便秘、美容、减肥、妇科功能性失调等疾病治疗。
06
特点及注意事项
特点
适用面广、疗效显著;刺法安全、易于接受;操作简单、节约时间;动态留针、不影响活动。
揿针的注意事项
1、埋针宜选用易固定且不妨碍肢体运动的部位,避开关节部位。
2、埋针期间,针处要避免潮湿以防感染。热天出汗较多,埋针时间不宜过长,若发现埋针局部红肿、感染,应立即将针取出,并对症处理。
3、皮损、红肿、紫癜、瘢痕、体表大血管部位及孕妇下腹、腰部和金属过敏者禁用。
供稿:心病肺病科
本文来自大庆市中医医院护理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