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医已介入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必将转危为安

发表于:2020-1-31 14:09:42 3464 来自: 中国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直是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事情,目前中国多地已经发现肺炎患者,看最新的情况:
截至1月22日24时,国家卫健委收到国内25个省(区、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571例,其中重症95例,死亡17例(均来自湖北省)13个省(区、市)累计报告疑似病例393例。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基于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等特点的认识,报国务院批准同意,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微信图片_20191118172730.png

面对此次疫情,西医目前没有研究出来特效药,而我们除了日常的戴口罩,勤洗手,不要去人多的地方等防护措施外。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中医怎么看待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有没有办法解决呢?可能大家会说,不可能,不相信......
但是中医到底有没有效不是一句话能被否定的!

东汉末年,疫病流行,史书上有“民多病死,死有灭户”的记载。

伟大的医圣张仲景正是在这时诞生的。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原序》中写道:“余宗族甚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所以来,犹未十稔,死亡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这里所说的伤寒便包括西医所讲的流行性病毒性疾病。
1956年,石家庄流行乙型脑炎,临床师仲景之法,用白虎汤疗效该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957年,北京乙脑流行,白虎汤效果不明显,老中医蒲辅周用温病之法治疗,有效率达90%。

1958年,广州流行乙型脑炎,中医诊为暑热伏湿之证,使用中药治疗,有效率达90%,且无后遗症。

六十年代广东麻疹流行,番禺等地麻疹肺炎死婴不少,中医用透疹清热之法,死亡病例便被制止。

六十年代广州出现流感流行,中医仿效吴又可的方法用达原饮,收到良好的效果。
2003年的非典由于邓老等一辈中医人的介入治疗,创造了零死亡、领转院、零感染、零后遗症的奇迹。
......

显而易见,中医治疗传染病方面还是很有效的,中医与西医不同在于,中医治病求本,从根本上解决了患病的风险。

从中医角度来分析,此病属于戾气的范围,戾气是一种具有强烈致命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产生原因除了气候、环境、社会因素外还有预防措施不当,而钟南山院士表示本次冠状病毒肺炎可能来源是由于市场上的各种“野味”。 戾气在中医临床有三种证型,瘟疫证候,疫疹病候,瘟黄病候其中以瘟疫证候传染性最强。 瘟疫证候的临床表现有①发病急,病情重,传变快,并具有传染性②患者初起怕冷然后开始发热,之后只发热没有怕冷的症状。患病二三天,脉象不浮不沉,头痛身疼,昼夜发热,午后三点到五点发热症状加重,舌苔色白如积粉。 此次病情症状与戾气瘟疫症候相似,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需要辨证论治,面对疑似病例,诊病勿忘“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
戾气传播途径相当广泛,口鼻、饮食、空气、蚊虫叮咬、皮肤接触等均可传播。钟南山院士表示肯定存在人传人的现象,但是大家不必被“新型肺炎”所吓倒,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除做好防护措施外,重要的是呵护好正气,保证良好的睡眠,为了自己的健康与家人的安全,出门务必戴口罩。
随着病毒的迅速传播,国土大半地区确诊病例不断增加,从武汉确诊开始,医护人员前往支援、16位一线人员被感染、钟南山院士确认病毒人传人、中医药行业参与疾病治疗研究...
面对此次疫情各中医临床工作者积极应对,无数医者的药方分享、病情分析、提醒注意都展现了中医人心系患者的仁义之心。这次中医已经成为研究治愈方案的重要一环,说明中医近年来的发展与成就有目共睹!

在此献上北京中医药大学姜良铎教授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处方,仅供参考。

生黄芪9g,北沙参9g,知母9g,连翘12g,苍术9g,桔梗9g

我们作为中医学生、中医大夫、中医爱好者,虽然无法在一线支援国家治愈病人,但哪怕从小事做起,以医者的身份为亲友邻居普及预防知识;朋友圈提醒民众保护自己,也是为同行做贡献。

这不是一个人的战争,这是国家与疾病,是医者与时间的争夺。我们虽然无法成为挡在危难面前的城墙,但我们也有医者应尽的责任,我们为中医发声,呼吁中医人从自己做起,保护自身健康,提醒亲友预防,解决后顾之忧。大病当前,我们亦有责任!
最后希望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能健康平安,疾病虽然可怕,但你们的付出给予我们强大的安全感,你们是医学行业的楷模,也是人民的英雄!
文源:青医说编校/小竹茹,张大饼
收藏
送赞
分享
640?wx_fmt=png.jpg
640?wx_fmt=gif.jpg

发表回复

  • 联系我们
  • 邮箱:zhih512@qq.com
  • 电话:0731-85054048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 9:00 - 17:00 )
  • 微信公众平台

  • 扫描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