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这是严重的过敏反应,却不愿意来院救治,想不通!
临床案例
这是一例真实的急救病例。
10:17,120出车警报突然拉响:沙北路,报的是“车祸外伤”,路人说摩托车挂住了患者的三轮。至之,看到一名中年男子,还坐在叁轮车的驾驶座上。患者,男,40-50岁左右的样子。神志清,有点迷糊,精神差。很是疲惫的样子,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嘴唇紫绀。路人问他咋晕了?答曰:有点瞌睡。现场有110警车在场,路人围观者众。患者脖子上、大腿小腿两侧,全是密密麻麻红色的荨麻疹,还未消散。现场测量血压:70/50mmHg。医护人员评估,患者身上是出现了过敏反应,患者血压较低,看刚才的情景,这个患者因为严重的过敏反应,实际上刚才他是因为严重过敏反应,差点陷入昏迷了。
临床诊断:1、严重过敏反应。2、过敏性休克?
患者神志尚清醒,医生跟患者沟通,患者不愿意来医院,说是家人快到了。最后,救护车空车而返。
纳闷了!明明这么严重的过敏反应,好心人拨打了120 ,救护车来到呼救现场,患者却不愿意来医院治疗,此情此景,这真让急救人员想不通。
看样子,患者是一个开叁轮拉货的人,疫情期间,经济萧条,各行各业按下暂停键,这不,疫情出现转机,经济刚想复苏。男子开始拉货,这种情况应该进行没有多长时间。中年男子,担负的生活压力很大,他拉货一天又能挣多少钱?现在,他可能觉得自己刚才难受,可现在已经缓过来劲了(病情好转),出警人员又跟家属取得了联系,患者家属很快就能来到,家属到来后,应该是带他去到附近的诊所,用点药,带他回家。
因为,患者就是坐救护车上医院,治疗是及时、规范了,可花费却不一定会少。况且这病若治疗及时,很快就能好转,也不一定非要住院治疗,门诊费用,医保也不报销。自费,还是能省点就省吧。
别的,真的想不出救护车来到身边,患者不愿到医院治疗的原因。这就是120急救常见的情景,有的患者明明急需救治,却由于种种因素吧,他不来医院治疗。而有的人呢,明明不需要治疗,却来到医院要求全身检查、住院,哎——言归正传。
哪些原因会造成患者出现过敏反应?
1、接触性过敏 如对铁器过敏者,接触铁器等造成的局部过敏反应等。
2、药物性过敏 有明确的服药史,如服药后出现的荨麻疹、皮疹等过敏反应,或是做皮试或是输液过程中发生的过敏反应等。
3、吸入性过敏 如吸入花粉、氯气等造成的呼吸道呼吸急促、哮喘等临床表现。
如何应对患者身上出现的过敏反应?
1、脱离过敏源 吸入过敏者,立即脱离过敏源。戴口罩等,也能有效隔离过敏源。
2、对症用药 抗过敏药物,如息斯敏、扑尔敏、地塞米松等对症应用。
3、立即就医 出现过敏反应要立即用药,严密观察,谨防过敏性休克。因为过敏性休克是致命的,需要立即抢救。
如何抢救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
同青霉素过敏造成的过敏性休克相同,大同小异。下面,站在医护人员的角度,主打药物引起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的救治及抢救程序。
一、【过敏反应应急预案】
(一)护理人员给患者应用药物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该药物过敏史,按要求做过敏试验,凡有过敏史者禁忌做该药物的过敏试验。
(二)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过敏试验药液的配制、皮内注入剂量及试验结果判断都应按要求正确操作,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
(三)抗生素类药物应现用现配,特别是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下极易分解产生过敏物质,引起过敏反应,还可使药物效价降低,影响治疗效果。
(四)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药物过敏试验前要警惕过敏反应的发生,治疗盘内备肾上腺素1支。
(五)药物过敏试验阴性,第一次注射后观察20~30min,注意观察巡视患者有无过敏反应,以防发生迟发过敏反应。
二、【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
(一)患者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就地抢救,并迅速报告医生。
(二)立即平卧,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小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每隔30min再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注意保暖。
(三)改善缺氧症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抑制时应遵医嘱给予人工呼吸,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必要时配合施行气管切开。
(四)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遵医嘱应用晶体液、升压药维持血压,应用氨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给予呼吸兴奋剂,此外还可给予抗组织胺及皮质激素类药物。
(五)发生心脏骤停,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
(六)观察与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患者未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
(七)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6h内及时、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程序
(一)过敏反应防护程序:
询问过敏史→做过敏试验→阳性患者禁用此药→该药标记、告知家属→阴性患者接受该药治疗→现用现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首次注射后观20~30min
(二)过敏性休克急救程序:
立即停用此药→平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改善缺氧症状→补充血容量→解除支气管痊孪→发生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