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造瘘手术是通过手术将一小段小肠或大肠提出腹腔,并将肠管开口固定在腹壁上,大便经此排出,不再由肛门排便。术后腹壁上的肠管需要套上造瘘袋,粪便流入袋中,定期更换造瘘袋。肠造瘘手术是挽救小儿生命的措施之一,为暂时性造瘘,术后2周或3~6个月行瘘口闭合手术。
儿童在行肠造瘘期间,瘘口维护的好坏程度直接影响瘘口闭合手术的时间。对于儿童造瘘肠管较短的患儿,瘘口护理就尤为困难。我科就遇到了这样一个患儿,瘘口外露肠管与造瘘袋几乎平齐,粪便从造瘘袋底盘处溢出,粪便经发酵后呈强酸性,腐蚀患儿皮肤,引发了造瘘周围皮炎。为缓解患儿疼痛、避免造瘘周围皮炎进行性加重,根据这个患儿的个性化特点,我们反复尝试,最后改良并使用了一种新型的、适合此类瘘口肠管的瘘口护理方法,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1)用温水清洗造瘘周围皮肤皮肤,待干后喷造口护肤粉,喷皮肤保护膜(反复三次喷洒)。(2)将留置针敷贴根据外露肠管的大小及形状进行裁剪,贴于造瘘肠管(保护造瘘肠管周围皮肤) 。(3)取合适长度的双面胶贴于敷贴上,取一节保鲜袋再贴一张留置针敷贴增加保鲜袋硬度,将保鲜袋上的敷贴根据造瘘肠管大小形状再次进行裁剪,将棉球撕成棉条平铺在造瘘口周围已形成皮炎的皮肤上,减少保鲜袋与皮肤的摩擦,同时可以保持皮肤的干燥。(4)把裁剪好的保鲜袋粘于肠管周围的留置针敷贴上,将防漏膏均匀涂抹于造瘘肠管周围,增加牢固性及密闭性,封闭保鲜袋开口,并用胶布将保鲜袋在腹部固定好。使用该方法后,患儿造瘘周围皮炎较使用造瘘袋时明显好转。
造瘘患儿长期使用造瘘袋费用高,由于更换造瘘袋时,皮肤经常性的被撕扯,造瘘周围皮肤容易发生破溃。有的肠造瘘患儿直接使用棉垫将腹部缠绕一圈,采取开放式的方式处理粪便,但此办法容易造成粪便粘连于皮肤上增加污染,加重皮炎的发生。针对外露肠管较短且已形成造瘘周围皮炎的患儿,可以考虑使用上述方法,利用保鲜袋替代造瘘袋,既节约成本也有利于造瘘周围皮炎的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