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烟雾来源
手术室翻修、新建,大量装修材料散发有毒气体
手术扩建或者翻修后,由于繁重的医疗任务,大多没有完全将异味去除便急忙搬入新手术室,加之手术室本身装修比较复杂,需要安装多种设备,用到多种装修材料,导致有毒气体集聚。
长期烟雾来源
1.长期看的见的烟雾—外科电气化器械所致
手术室使用ESU、激光刀、高频电刀或超声手术刀而产生可见烟雾。其中电刀最为显著,产生的烟雾浓度可达3×108/m3以上, 且95%为粒径小于5μm的气溶胶,其次是骨科手术中使用的高速电气设备(例如高速刨削器、 骨锯)可导致空气中产生含有血源性传播病原体的烟雾。
2.长期看不见的烟雾-麻醉废气污染
术中采用吸入麻醉方式时,由于管道老化、面罩密封不严、缺乏麻醉废气回收处理设施等原因,在看不见的空气中,同样集聚了很多麻醉废气。
手术室烟雾有何危害?
1.含有多种有毒成分
国外研究表明,手术烟雾中含有600种以上的化学成份。其中含量最高的化学成份有碳氢化合物、腈类、脂肪酸、酚类等,其中CO与丙烯腈最受关注。其它含量较少但因为是剧毒物质同样备受受关注的化学成份有氰化氢、甲醛和苯等。
①COHb的浓度若是超过人体所能承受的最大浓度(2%),就会出现头痛、头昏、恶心、 心律失常等症状,若是本身还合并有冠脉疾患,症状会更为严重。
②丙烯腈是一种无色的挥发性液体, 易被皮肤和肺吸收, 并通过释放氰化物对人体产生危害。
③氰化氢是一种无色的有毒气体,易被肺、胃肠、皮肤吸收。
④ 外科电刀设备产生的烟雾95%为粒径小于5μm的气溶胶,气溶胶颗粒物在人体呼吸器官内沉积分布与其粒子大小有关,较大的粒子沉积在较大的呼吸道内。粒径1——5μm的粒子可直接侵入肺泡。
大量研究已表明,若是长期过量吸入上诉气体,可引起头痛、头晕、流泪、恶心、咳嗽、气管炎、哮喘及潜在的长期影响。
笔者身边就有真实的案例,神经外科教授因为在新手术室长期超负荷工作,因吸入过量有毒气体诱发哮喘发作。
2.是潜在的病毒传染源
大量的研究发现激光仪、ESU及超声刀都能将完整的组织细胞和血液组分汽化。研究证实这些气化的细胞仍具有活性,仪器使用的能量越低,每次使用的时间越短,手术烟雾中存在活性细胞的机率就越大。
国外研究发现某些电动外科手术工具可气化含 HIV 的血液,产生的烟雾中含有活性 HIV, 可感染培养的人类 T 细胞,HIV 的 DNA 可在 CO2激光产生的烟雾中保持活性 14 天, 在28 天后活性完全消失。已有皮肤或眼睛接触烟雾可能导致 HIV 感染的报道。
如何防护手术室烟雾
1.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措施
个人防护措施包括正确佩戴高过滤性的外科口罩、眼部防护镜、手套和穿隔离衣,一般的外科手术口罩只能阻挡5μm或较大的空气颗粒,不能提供足够的烟雾过滤保护。特别设计的口罩(呼吸器)仍然不能有效地阻挡手术烟雾。高性能的过滤口罩,如果佩戴正确,可以提供更大的防护保障。这种过滤口罩佩戴时必须符合脸型、扣紧脸部,且口鼻周围没有缝隙。所带口罩也应该经常更换。
目前国外最先进的口罩为PARP(带动力的空气净化呼吸面罩)能把过滤后的空气泵入呼吸罩内部,并在内部产生正压,防止手术烟雾进入口罩内部。
2.手术室需配备完善的通风设备
排烟系统包括中央排烟系统和移动性排烟系统。为了控制和预防感染。所有排烟系统中使用过的过滤网都要严格按照生物危害品的标准处理。
移动排烟系统可放置于距产生烟雾的高频电刀片2——3cm附近;如果放得太远,只有少部分的烟雾被疏散。
有效率的烟雾疏散系统应有3个基本条件:
①烟雾疏散设备不会干扰外科医生的手术活动。
②有足够大的负压,确保能够除烟。
③能够有效过滤烟雾,使环境更安全。
要重视手术室烟雾危害,不符合条件的手术坚决不能做
目前国内既缺乏对手术室烟雾的认识与重视程度,同时好多手术室通风设备也不符合规定,但是我们任然有很多阳性感染患者需要手术,在救助患者的同时是否也应该考虑医生自己的健康呢?所以择期感染阳性患者,若是手术室防护措施不够的时候,应该考虑转入专门的传染病医院进行手术。
在大洋彼岸,手术烟雾的问题却在美国越来越受到重视,每年都有新的过滤排烟产品投放市场。而我国目前临床上却仍对手术烟雾的危害和防范认识不足,管理阶层也不愿增加开销的。手术室烟雾问题还将长期存在,手术室的人员应该更加自发的去保护自己,日常工作中可使用带活性炭吸附层的高效N95或N100防护口罩去更好的保护自己。
参考文献 [1] 周青。美国对手术室烟雾的管理和防范[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2):1080-1082. [2] 支慧,徐丽。医务人员应提高对手术烟雾危害的认知并加强防护[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25):2045-2046. [3] 宋文娟,戴红霞,张石红等。手术烟雾防护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9):839-842. [4] 沈健儿。电外科烟雾职业暴露的危害与预防[J].浙江医学,2011,33(6):890-8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