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钾血症是指血清K+低于3.5mmol/L,是临床上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之一。因无特殊的临床表现易被原发病掩盖,严重低钾血症时可引起恶性心律失常,早期诊断尤为重要。因此,临床需要快速筛查出低血钾患者,以尽快采取有效的升高血K+的治疗措施,及时降低患者的生命危险。
现在给大家分享一例输液后发生低钾血症的案例
患者男性,35岁,既往体健。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呈天旋地转感,约10余秒钟后缓解,伴左侧耳鸣、耳闷,头晕发作与体位变化无明显关系,偶有头痛,一天内反复发作10余次,于当地诊所自行购买药物口服效果欠佳,来我院就诊,于2020.5.14收住院,患者入院后已告知医护人员既往输液曾多次发生低钾血症,但一直未发现原因。入院后给予患者抗眩晕、扩血管、营养神经治疗,四袋液体均用葡萄糖为溶媒,共1050ml。5.16 07:00巡视病房时患者诉四肢无力,既往输液后曾多次发生低血钾。
这是怎么了,真如患者所说,是输液导致的的低血钾,还是有其他病因?
处理过程:
经验教训:
1
重视患者主诉,患者入院时既然告知既往输液有低血钾病史,就应在入院时告知饮食补钾,并与医师一起沟通寻找低钾血症可能发生的原因,并在本次住院时预防低钾血症的发生。
2
对低钾血症原因知晓不全面,通过本案例,深入了解了低钾血症的原因,并运用在以后工作中。
3
对罕见问题严格交接班,避免下一班护士在遇见问题时不知所措。对自己存疑的问题,及时与护士长和本科护士沟通,共同寻找原因,解决问题。培养护士预见性思维,对一些潜在护理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避免风险发生。
分享理由:
1
重视患者与本科疾病无关的主诉,此患者耳源性眩晕、梅尼埃病,本科室未见过输液导致低钾血症的患者,对患者的主诉造成了忽视。此患者对以前所输液体及量不明,只知道既往输液曾多次发生低钾血症,无法深入调查。通过本次案例,重视患者主诉,及时发现问题,并可通过翻阅资料、与医师沟通,及时解决问题,避免发生不良后果,并养成平时多学习的习惯,提高自身素质,以便运用到以后日常工作中。
2重温患者低血钾的原因,本科室患者低血钾常见原因为摄入少或丢失多,但是本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应用葡萄糖致肌细胞膜功能异常有关,导致麻痹的主导因素是钾代谢障碍。大量钾离子在该病发作时细胞膜的钠—钾泵兴奋性增加的情况下从细胞外流入细胞内,大量减少了血清中及细胞外钾离子,造成钾离子浓度在细胞内外差别变大,引起电刺激的无反应和细胞膜的去极化,阻滞了肌肉神经的传递,导致瘫痪或肌无力的发生。3
了解钾离子重新分布的机制,并进行知识扩展:
①血清钾测定是反映细胞外液的钾离子浓度,也就是说我们平时化验的是细胞外液中的钾离子。
②有文献报道,高渗葡萄糖+胰岛素治疗高钾血症,高渗葡萄糖在体内转换成酶原时需要钾的参与;而胰岛素可使糖原合成增加,钾消耗增多,致血钾下降。
4
患者诉平时感冒比较严重时,须输液治疗,且输液后常发生低血钾,告知患者可能的原因,上感时低钾血症的发病机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发热时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加速钾的利用。
②上呼吸道感染时病毒释放的毒素可能损伤细胞膜,使Na—K—ATP酶活性增强,细胞外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
③院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时输液时使用葡萄糖,大量葡萄糖输入使细胞外钾转移指细胞内,血清钾减少。
④上感时患者食欲低,进食少,部分有呕吐腹泻以及退热时出汗,可使钾摄人减少,排出增加。总之上感时所导致的低钾可能为综合因素的体现。
5
氯化钾注射液说明书中推荐5% 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但有资料显示,在88例患者中,有30例因在个体诊所静滴大量葡萄糖液后,钾离子过多进入细胞内,使血清钾降低而体内总钾含量不变,故针对短期内出现的严重低钾血症,且肾功能正常,无心脏阻滞者,应尽快提高血钾水平,以静脉补为主,此时,慎用糖尤其是高糖液做补钾载体,以免在糖合成糖原过程中,细胞外钾进入细胞内,使补钾效果不明显,可用平衡液为载体;对长期低钾者,可不必立刻纠正血钾水平,以口服补钾为主。与医师沟通探讨患者病情后,立即停止静脉葡萄糖溶媒补钾,改为口服补钾。
参考文献:
[1]周军荣,王晋丽.心电图对低钾血症的快速评价作用[J].中国急救医学,2011,31(7):652-654.[2]张少校 .60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临床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0):251[3]张俊峰.低钾型周期性麻痹98例临床分析.临床合理用药,2012.5.5:125.[4]姚泰.生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0.[5]吴树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输液后发生急性低血钾的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2,25(6):932-934.[6]杨从华.成人88例低钾血症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7):30-31.
文章转载自“ 中卫护研院”公众号 转载已获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