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又有新进展。
2月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团队公布阿比朵尔(国家药监局审批名称为阿比多尔,以下称阿比多尔)、达芦那韦两种药物可有效抑制病毒。
根据李兰娟院士团队的初步测试,在体外细胞实验中显示:
阿比多尔在10~30微摩尔浓度下,与药物未处理的对照组比较,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达到60倍,并且显著抑制病毒对细胞的病变效应;
达芦那韦在300微摩尔浓度下,能显著抑制病毒复制,与未用药物处理组比较,抑制效率达280倍。
对此,李兰娟院士建议,可考虑将阿比多尔和达芦那韦两种药物列入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治方案(试行第六版)》中。
与此同时,据长江日报报道,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学院学者联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华为云科技团队2月3日宣布筛选出五种可能对2019新冠状病毒有效的抗病毒药物。
据悉,这五种药物分别是:Beclabuvir,沙奎那韦(Saquinavir),比特拉韦(Bictegravir),洛匹那韦(Lopinavir),多替拉韦(Dolutegravir)。截至目前,联合科研团队正在对上述五种抗病毒药物进行细胞学验证,并推动药物临床实验。
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新型肺炎疫情的持续发展,已有越来越多的科研团队投入其药物研发的工作之中。
就在昨天举行的国家卫健委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孙燕荣表示,面对突然的疫情,最重要的是对已经上市的,已经开展临床试验中的药物进行筛选,之后还有待验证。
多家公司加紧生产原料药,供应不足已成行业难题
新型肺炎药物研发的利好消息,同样也刺激着相关公司的决策。
根据国家药监局的数据库显示,以“阿比多尔”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除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制药厂和石家庄中硕制药有限公司两家企业是生产原料药之外,其他海南先声药业、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江苏吴中集团等五家企业负责生产。
而达芦那韦目前仅有西安杨森获得了药监局的正式批文。
2月5日,健识局从石药集团获悉,目前公司正在加紧生产盐酸阿比多尔片,全力保障供应。也有知情人士透露,由于上游化工原料药受诸多方面的影响,该产品属于脱销状态。
不仅仅是石药集团,先声药业也面临着同样的尴尬处境。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向健识局表示,自阿比多尔进入各地的推荐目录之后,产品就属于供不应求,公司的原料药已在2月4日使用完毕,估计后续要等到月底才能继续生产。
上述负责人坦言,目前国外还可以提供阿比多尔的原料药,不过要通过国家药监局的审批才能投入生产,希望在这疫情的特殊时期,监管部门能加快审批速度,从而保证产品保质保量地投入市场。
同时,作为达芦那韦国内的唯一生产商,西安杨森已向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以及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捐赠了共300盒达芦那韦考比司他片用于临床试验性治疗,同时还向中国疾病防治中心(CDC)病毒预防控制所捐赠了50盒用于抗新型冠状病毒的实验室研究。
李兰娟院士团队成员、浙江援鄂重症救治组领队、浙大一院副院长陈作兵提醒,“这两种药为处方药,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他还介绍,现在这两种药物已经在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中使用,下一步计划用这两种药物替代其他效果欠佳的药物。
新型肺炎进行综合治疗,国家已启动16个应急攻关项目
事实上,很多团队都将新型肺炎的研发重点放在了抗病毒的方向上,已取得了部分的成果。
据孙燕荣介绍,疫情出现后,科技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展改革委等12个部门和单位成立了科研攻关组,并且成立了以钟南山院士为组长,14位院士专家共同组成的科研专家队伍,目前已经启动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科技应对三批共计16个应急攻关项目。
截至目前,前期的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病原学研究方面,我们能够实现在短时间内快速的分离和鉴定新型冠状病毒,并且实现了全基因组测序,最快时间向国际社会共享。
而在诊断技术和产品方面,我们所推动和研发的核酸诊断试剂已经全面投入应用,当前正在积极推动研发免疫学等快速诊断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系列成绩的背后,我国的科研团队还发现了磷酸氯喹、法匹拉韦,以及中成药中一批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上市药物。比如磷酸氯喹是已经上市的一种抗疟药,在体外研究中已经展示出了非常好的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活性。
截至目前,相关团队也正在加紧、递次推进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在临床试验中已经初步显示出来了磷酸氯喹对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具有一定疗效。
不可否认的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治疗是系统性的综合治疗,不仅有抗病毒药物,还需要重症患者生命支持的治疗和ECMO先进设备的使用。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强调,这些这些所有的对症支持治疗,再加上抗病毒治疗并于中西医结合,目前的效果还是有所显现的。
本文来源于AI财经社旗下医疗大健康品牌“健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