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病区,也要备战,有备无患。
话题 @阿雷
“我们这里是基层医院的内科病房,昨天急诊科转上来的患者武某,男,39岁,上感、肺炎,发热,咳嗽,是个大货车司机,年前1月20日从广州开车回来的,不承认疫区接触史,家里一个6岁的女儿也是同样的症状。
发热门诊说是排查过了,不符合新冠肺炎的诊断标准,可患者的这种情况,又没做核酸监测,科里医护人员都觉得这个高度疑似新冠肺炎,已经把病区情况汇报主任,准备在组织院内专家会诊。
想问下老师们,普通病区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人,怎么办啊?”
@丽丽
“各位老师有普通病房发现疑似新冠肺的应急预案吗?”
当下,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各级医疗机构都在全力抗疫,打响抗疫阻击战。
在新冠肺炎隔离病区、急诊科、呼吸科、发热门诊等病区接诊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同时,由于人员流动性和新型冠状病毒的高致病性及人群普遍易感,普通病区里的住院病人,也极有可能夹杂或合并有新冠肺炎患者。
这种情况,需要普通病区里的医护人员高度关注,密切监测,发现有疑似的新冠肺炎病人,要像话题中的科室医护人员那样,立即上报,同时做好积极应对。
普通病房发现疑似新冠肺炎,如何应对?
1、就地隔离
非定点救治医院的,把该病房视为隔离病房,进行隔离,听从医院安排,决定患者的下一步转归。
2、开辟特区
非定点医院的各科室也要防患于未然,成立或开辟疑似新冠肺炎病人隔离区/隔离病房,以随时做出应对。新收入的发热病人,即使初筛排除病毒性肺炎的患者,在病室安排上,专门安排到之前开辟的隔离病房(区)。
3、转入隔离病区
属于定点医院者,对病区里发现的疑似惑确诊患者,及时进行隔离,并按照感控办指定的路线由专人引导进入隔离区,专门收治,做好隔离。
4、个人防护
非定点医院的普通病区,医护人员在进入科室内部的隔离病房(区),医护人员接触疑似的发热病人,要做好防护,有条件者穿防护衣、戴N95口罩、护目镜。做治疗后注意手卫生,按规范穿脱隔离衣,患者的医疗废物,做好分类、妥善处置。
5、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正确选择、佩戴口罩,正确实施咳嗽礼仪和手卫生。
6、陪人管理
加强对患者探视或陪护人员的管理。发放陪护证,必要时监测体温,陪护人员固定。
7、终末消毒
疑似患者出院、转院时,做好病房环境的终末消毒。
普通病房发现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应急预案和工作怎么走?
1、合理分区
设置应急隔离病室,用于疑似或确诊患者的隔离与救治,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及流程,备有充足的应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和防护用品,满足疑似患者就地隔离和救治的需要。
2、标准预防
特殊时期,医务人员对普通病人实行医疗护理,也要严格执行预防措施,做好个人防护和诊疗环境的管理。实施急诊气管插管等感染性职业暴露风险较高的诊疗措施时,应当按照接治确诊患者的要求采取预防措施。
3、发现疑似
病区(房)内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按规范要求实施及时有效隔离、救治和转诊。
4、应急预案与流程
疑似或确诊患者→专人诊疗与护理→限制无关医务人员的出入→原则上不探视→有条件的可以安置在负压病房→不具备救治条件的非定点医院,应当及时转诊至定点医院→等候转诊期间对患者采取有效的隔离和救治措施→患者转出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对其接触环境进行终末处理。
成立隔离病房,要满足哪些要求?
定点医院,须按照要求,成立隔离病区。
1、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设置负压病区(房)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相关要求实施规范管理。
2、配备符合要求、数量合适的医务人员防护用品。
3、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必须分开安置;疑似患者必须单间隔离,经病原学确诊的患者可以同室安置。
4、实施标准预防+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气溶胶隔离措施:进出隔离病房,严格执行《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的流程》,正确实施手卫生及穿脱防护用品。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应专人专用。若不能专人专用时,每次使用后应进行清洁和消毒。
5、收治重症患者的监护病房或者具备监护和抢救条件的病室不得收治其他患者。
6、严格探视制度,原则上不设陪护。若患者病情危重等特殊情况必须探视的,探视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做好个人防护。
7、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规定,进行空气净化。
普通病区发现疑似病人,管理层如何作为?
1、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
应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
2、开展全员培训
依据岗位职责确定针对不同人员的培训内容,尤其是对高风险科室如发热门诊、内科门诊、儿科门诊、急诊、ICU和呼吸病房的医务人员要重点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知识、方法与技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
3、做好人员防护
规范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储备质量合格、数量充足的防护物资,如消毒产品和口罩、隔离衣、眼罩等防护用品,确保医务人员防护到位。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4、关注医务人员健康
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医务人员健康。如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和班次安排,避免医务人员过度劳累。提供营养膳食,增强医务人员免疫力等。
5、加强感染监测
加强对感染防控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发现隐患,及时改进。发现疑似患者时,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及时报告,做好相应处置。
6、做好消毒隔离管理
严格执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做好诊疗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地面等)、医疗器械、患者用物等清洁消毒,严格做好终末消毒。
7、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管理层面做好督导,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进行医疗废物规范处置。
作者:纳洛酮
图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