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在科室的搭配里,主任是爹,护士长就是妈。而计顺意这个“妈”,一直有一个遗憾,因为外科病房需要24小时有护士值班,作为护士长,她始终无法让科室里的所有护士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顿“团圆饭”。
作者:丹萌 来源:医学界护理频道
计顺意到现在还留着一张照片,那是20多年前的一天,中山医院的3名护士、3名研究生在读的医学生一起去长风公园春游。那张照片里,6个少男少女绽放着灿烂的笑靥。
20多年过去了,照片里的人们出国的出国、离职的离职,只剩下计顺意和刘厚宝还在这家医院工作。
刘厚宝现在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胆道外科主任,而她是这个科室的护士长。
中山医院胆道外科的护士,她一做就是25年。
做护士或许是命,做外科护士是自己的选择
虽然做了25年护士,计顺意在报考大学志愿的时候,其实是把护士这一志愿排在了最下面的。
“我前面一开始都填的是财务啊、图书管理啊,觉得女孩子做做不错,后来我爸说,在医院也蛮好的,你要不填了保底?”
结果,在那个没有平行志愿的年代,第一志愿没有录取,计顺意直接收到了“保底”志愿的录取通知书。
护理的工作是琐碎的,查房、考评、查看医嘱,不间断地进行围手术期各类护理,但计顺意“坚持”了下来。
说是“坚持”,其实也是喜欢上了自己的工作。起初,计顺意在血液介入科轮转,那里的病人病程长,病情恶性程度高,但她的护理工作做得十分漂亮,她的老师也希望她能留在血液内科,但计顺意却早已决定投身外科护理。
“喜欢外科,可能是因为这里比较爽快。”照看内科病人往往流程长、节奏慢,计顺意觉得并不适合自己直爽的性子。
“读这个专业可能是一种‘被动选择’,不过之后来到胆道外科、成为护士长,多半还是主动的。”
日复一日的繁忙,也有日复一日的感动
中山医院胆道外科护理团队一共有15个人,分管着46张床位,因为中山医院护理部采用的是责任制管理,从入院到出院,这些病人的整个围手术期看护都由同一个人负责,避免频繁更换护理人员,平均下来,每个护士要同时照看至少8名病人。
日复一日看似重复的工作节奏里,计顺意说,其实也留下了不少感动。有些胆道外科病人住院时间短,来这里住上2、3天,动个小手术就回家去了;但也有一些病人病程相对较长,术后多次反复,有消化道出血通过积极抢救转危为安的,也有大手术后免疫力低下全身皮肤病变每日需耗费一个小时最终痊愈的,等等。计顺意和她的护理团队与他们都建立起了良好的感情。
在内科的时候,计顺意喜欢在外科从事护理工作,因为节奏快;真到了胆道外科,她却反而对那些病程较长的病人感情更深。
“住得久的病人比较能理解我们的工作,有时候我们还没过去,知道我们要交接班了就会提前更换体位配合护士交接查看,并且主动与我们打招呼。”计顺意说。
病人是痛苦的,但一个“好”护士就是要能为病人“换位着想”,给予他们身体和心理上双重的关心和照料,而当病人能够换位理解护士工作的艰辛的时候,她们也都会记在心里。
计顺意说,她们曾经遇到一个需要胆囊切除的病人,智力比常人的水平低,护士们与家属沟通的时候,他会在一旁乖乖地听着;有时候要找他家属,他又会焦急地帮忙喊。护士们也都很照顾他。
出院的时候,他说,以后一定会回来看她们,护士们都不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送走了他,并没有往心里去。谁知有一天,他突然出现在护士站憨憨地笑着朝计顺意招手,说自己出来逛逛,正好逛到中山医院,就顺道上来看看。
计顺意没想到康复了的他真的会回来,既惊讶又感动。
“在工作中,情绪有波动是正常的,但是有家庭生活里的、工作上的支持,有时候就是一件件小事累积起来,就让人觉得,这个工作我好像可以坚持下去。”
当“妈”的遗憾:科里吃不上团圆饭
中山医院胆道外科副主任锁涛说,在科室的搭配里,主任是爹,护士长就是妈。
而计顺意这个“妈”,一直有一个遗憾,因为外科病房需要24小时有护士值班,作为护士长,她始终无法让科室里的所有护士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顿“团圆饭”。
有一次,计顺意所在大楼的另一层楼装修,病房医护调整,趁着空隙组织了一次全员聚会,就是这样一次简单的聚会,让计顺意很是羡慕,甚至希望自己所在的病区也能进行装修。
“我很想像人家公司一样,周末、下班的时候,全部人一起出去吃顿饭。但是我们每次总要留2个人在病房里值班,拍不到全家福,想想很心酸的。”
一直到现在,计顺意都坚持一件事,就是上一次吃饭时因为值班缺席的护士,在下一次聚餐时,一定会凑好时间把她们叫上,她希望团队里的每个成员都能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计顺意说,这是她作为护士长无奈之下的尽力而为。
|